1、米已成饭,木已成舟,只好听之而已。
2、人之处于患难,只有一个处置。尽人谋之后,却须泰然处之。
3、闻人之善而掩覆之,或文致以诬其心。闻人之过而播扬之,或枝叶以多其罪,此皆得罪于鬼神者也,吾党戒之。
4、水激逆流,火激横发,人激乱作,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。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,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。
5、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,我虽不与谋,若从旁附和一句,便自有罪。故处此有三道,以至诚感悟之,上也。去其太甚,次也。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,又其次也。
6、遇诡诈人变幻百端,不可测度,吾一以至诚待之,彼术自穷。
7、衣冠之族,以清白遗世为本,务要恬穆省事,凡贪戾刻薄之夫,皆不宜与之相接。
8、古人爱人之意多,今人恶人之意多。爱人,故人易于改过,而视我也常亲,我之教益易行。恶人,故人甘于自弃,而视我也常仇,我之言必不入。
9、尽人事以听天,吾唯日日谨慎而已。
10、事涉刻薄者,即所持甚正,亦不可自我开端。
11、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。不深思而得者,其得易失。
12、论人情只往薄处求说,人心只往恶边想,此是私而该底念头,自家便是个小人。古人责人,每于有过中求无过。此是长厚心,盛德事。学者熟思,自有滋味。
13、凡处事但自家踏得田地稳,一任间言语。
14、将古人心信今人,真是信不过。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,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。
15、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,折人之过而非毁也,毁其劝善而改过也。小人不然,善则忌之,过则扬之。
16、小人专望人恩,恩过不感。君子不轻受人恩,受则难忘。
17、伤化毁俗者,虽亲虽贵,必疏而远之。清公贞修者,虽微虽践,必亲而近之。
18、处事速不如思,便不如当,用意不如平心。
19、善人固可亲,未能知,不可急合。恶人固可疏,未能远,不可急去。
20、须有宁拙毋巧之意,而后可以持久。
21、以爱妻子之心事亲,则无往而不孝。以责人之心责己,则寡过。以恕己之心恕人,则全交。